• 作者:大道传薪
  • 积分:52
  • 等级:学前班
  • 2012/6/20 17:51:59
  • 楼主(阅读:4167/回复:0)不妨多一点幽默

          自己木讷,一向缺乏幽默感,但说来也怪,我却特别崇尚那些具有幽默风趣性格的人。一次,朋友惊诧地向我发问:“你们讨论问题怎么像吵架似的?”他虽然没有明说,但我听出了弦外之音:明明是工作中正常讨论问题,相互之间也不存有芥蒂,却总让人嗅到一股火药味。听了朋友的责问,我顿现窘迫之容。此刻,脑海中倏然闪现出同一场合的另一个画面:我的一位朋友就发放奖金问题向下属征求意见。不料,一位同志张口说出一个令人惊叹的数字。我的这位朋友淡淡一笑,风趣地说:“一听这话,准是有钱人提出来的。”一句轻松诙谐的谈话,既委婉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,对方又欣然接受,使大家都露出了会心的笑容。
      两件事一比较,强烈的反差便显现出来了,我愈发觉得汗颜。在钦佩朋友风趣幽默的同时,不由得扪心自问起来:为什么此类状况,在我工作的小环境里已经是见怪不怪,习惯成自然呢?说是“文革”遗风似乎有夸大其辞之嫌,但实实在在地讲,谁也否认不了特定环境塑造特定人格这一事实。但不管怎么说,我这个常常标榜自己是吃文字饭的人,大小也忝列一个知识分子,是应该讲点文人风雅,说话时确实应该讲究一点语言艺术,增加一点幽默感。
      中华民族本来就不乏风趣幽默的素质。如果追根溯源的话,《诗经•国风》里就有“善戏谑兮,不为虐兮”的诗句。“戏谑”即语言轻松乖巧,“不虐”指内容严肃不过分。司马迁《史记•滑稽列传》中也有一个“贱人贵马”的故事,虽然讲的是进谏,但也颇具幽默意味。楚庄王的爱马死了,非要以“大臣”的规格礼葬不可,并且不听别人的劝阻,威胁道:“有敢以马谋者,罪至死。”这时,一个名叫优孟的人走上宫殿仰天大哭,说:“以‘大夫’的规格礼葬此马还是太低,当以‘人君’的规格葬之,这样才能使诸侯们知道大王贱人贵马了。”楚庄王一听,顿然醒悟。可想而知,优孟若不是采用这种戏谑式的方法进谏,不但达不到目的,或许还会遭致杀身之祸。
      听出国回来的人讲,幽默,在外国也是随处可见。就连庄重的墓志铭,也时有幽默的话语。如海明威的墓志铭只有六个字:“恕我不起来了?”让人忍俊不止。美国有一位钢琴演奏家波奈到福克林城去演出,幕布拉开时,他发现全场大半座位空着,他很失望。但是,他走向舞台的脚灯,对观众说:“福克林城的人一定很富裕,我看到你们每个人都买了两三个座位的票。”于是,这没坐满的演奏厅里顿时爆发出友好的笑声。
      看来,幽默不止是一种笑料,它表现轻松,实际上却蕴涵着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。同样都是提醒司机注意安全,但中外两种提示方式却能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。人们在国内坐在汽车里,行驶在高速公路上,时常有这样的提示标语扑面而来:“违章就是杀人,违章就是自杀”,“闯杆砸车,后果自负”。前者看上去让人毛骨悚然,后者也让人望而生畏,战战兢兢,即使是起到了提示的作用,但总是给人一种不舒服感。马来西亚柔佛也有一条提示标语,人家是这样写的:“阁下,驾驶汽车时速不超过30英里,可以饱览本市的美丽景色;超过60英里,请到法庭做客;超过80英里,欢迎光顾本市设备最新的急救医院;上了100英里,请君安息吧?”同样是提示性标语,究竟哪一种更能让人乐于接受?恐怕是不言自明的。
      幽默,就个人而言,固然有性格天赋的因素,可更多地来自自身的修养和对人生所持的乐观态度,而后者更是幽默力量的源泉。从一个国家来说,在某种意义上看,也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和文化素养高低的体现。现在,人们越来越意识到,生活中多一点风趣幽默,它可以润滑人际关系,消除精神紧张,减轻人生压力,使生活更富有情趣。
      多一点幽默,生活就多些跳动的音符。


   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,请 登录 注册 发表言论。